外国语言文化研究院第18期学术沙龙简报-魏大海教授主讲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8-10-29浏览次数:187

魏大海:日本私小说面面观

——记第十八期学术沙龙

20181025日,本学期外国语言文化研究院第二期学术沙龙在稽山校区E228会议室举行,主讲者是研究院的魏大海教授。讲座主题是“日本私小说面面观”。东语学院、西语学院约三十位老师参加。讲座由研究院江映老师主持。

魏大海教授长年从事日本的近现代文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正是“私小说”。他通过日本的近现代文学、文化史,通过代表性“私小说”作家与作品的勾勒,通过日本相应时代的社会文化氛围以及诸多作家、评论家关于“私小说”的形形色色的论述,从“私”与“自我”、标志性的“私小说”作家与作品以及文学评论界对私小说的双重看法三个层面,为我们介绍了日本“私小说”产生、生成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私小说”的基本特征。讲述中,魏大海教授自然融入了自己长年对于日本文学和日本文化的深入了解和理解,从日本“私小说”这一流派的来源、发展脉络到时下热议的争论要点,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出席本次沙龙的各位老师提供了丰富而新颖的材料和清晰明确的洞见。

在有关“私”的比较、解析中,魏大海教授从日语“私”的读音导致的两种不同意义入手展开论说,“私”在日语中是第一人称代名词的“我”,“私小说”即关于“自我”的小说,因此也可以理解为“自我小说”或“自我心理小说”。讲述中,魏大海教授绍介了不同论者关于这种小说样式的理解,也介绍了法国自然主义代表作家关于自然主义文学的经典论述,强调自然主义代表作家左拉的样式定义自始至终关联于日本“私小说”的样式要求。讲座后半部述及德国日本文学研究家伊尔梅拉日地谷的重要论著《私小说—自我暴露的仪式》。最后也涉及中国文学与日本“私小说”的关联以及近年来中国文坛对于“私小说”的关注。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日本文学中的“私小说”百年香火未断,却仍旧是一种尚未获得清晰定义的小说样式。同时,西方国家相近的文学样式称作“自我小说”或“自我心理小说”,西方文学中没有“私小说”这一称谓,西方的“自我心理小说”仍在强调社会性。中国倒是有“私小说”的说法,郁达夫就被称作中国的“私小说”作家,但其代表作《沉沦》明显不同于日本“私小说”。一言以蔽之,日本“私小说”更多强调的是作者身为个体的独特感悟和心灵体验。魏大海教授分别从田山花袋、德田秋声、葛西善藏、志贺直哉、太宰治、西村贤太等标志性的“私小说”作家入手,分析其作品,点评其文风,捋清其脉络,总结其影响,在详尽列举丰富而典型的文本之余,也点出日本“私小说”深受日本传统文化中“无常观”和“物之哀”之类美学观念以及松尾芭蕉的俳谐艺术之影响。总之,魏大海教授从正反两个方面,援引了近代与当代多位日本知名评论家和作家的言论,对“私小说”进行了相对缜密和完善的评价。他强调,“私小说”作家过度拘泥于自我真实的生活与心理,所以有观点认为它缺乏的是内在的主体创作欲;另有许多论者则强调,“私小说”样式的重要性恰恰体现在,它是世界文化史上“个人具有重大意义之后的产物”(小林秀雄语)。从这个角度说,它有功不可没的作用和意义。说到底,日本“私小说”是一种国际影响与日本传统融合的产物和文体,值得人们去更多地加以关注。

会后,外国语言文化研究院的吴国良教授、李先瑞教授、李贵仓教授分别对魏大海教授的讲座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高度的评价,专家们之间智慧的交流和碰撞使在座的各位与会老师纷纷感叹受益良多,整个沙龙也在欢快而热烈的交流声中落下了帷幕。

  

(记录人:施碧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