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言文化研究院第4期学术沙龙简报-吴笛教授主讲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8-04-28浏览次数:166


吴笛文学翻译:使命与转向

——记第四期学术沙龙

2018425日,吴笛教授以“文学翻译:使命与转向”为主题的学术沙龙在外国语言文化研究院会议室举行。学术沙龙由科研处副处长徐中意博士主持,来自我校各学院的老师和学生积极参与了学术沙龙。

吴笛教授从三个层次谈文学翻译的使命与转向,逐层推进,阐释对文学翻译的见解。其一,文学翻译所具有的文化传承的使命。我们需对传统的、常见的文学翻译理念进行重新审视,文学翻译不只是文字符号的转换,而是以另一种生命形态体现源语文本的存在,让经典文本在翻译中获得重生。翻译是文学生命的体现,译者是文学生命的传送者,应当充分认识文学翻译的崇高使命。其二,翻译标准与翻译方法的现代审视。淡化译者的主体性,处理好作者、译者、读者之间的关系,依据源语文本和译入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语境思考“归化”与“异化”,尽可能使译文贴近原文的形式和内容。其三,关于“外国文学”与“外国的文学”。翻译是一项为社会、为中华民族文化做贡献的事业,文学翻译应向翻译文学转向,让“外国文学”不再是“外国的文学”,而成为民族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吴笛教授学识丰富,且多次以菲兹杰拉德译作《鲁拜集》为例,说明文学翻译的价值,以及对文学与民族文化的贡献。本次学术沙龙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老师们积极参与互动,探讨相关学术问题,收获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