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认知传播学会2016年年会在我校召开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4-12浏览次数:20

   中国认知传播学会2016年年会在我校召开
     【转】详见http://net.yxc.cn/newsdetail.asp?newsid=1634

    4月9日,中国认知传播学会2016年年会(第三届)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镜湖校区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新闻传播学界和各领域关注认知传播学研究与发展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学术研讨,分享观点智慧。
   
       此次研讨会由全球修辞学会、中国认知传播学会、绍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承办。
    全球修辞学会会长、北京大学陈汝东教授,中国认知传播学会会长、四川大学欧阳宏生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童兵教授,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研究所所长、网络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周鸿铎教授,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邵培仁教授,中广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高级编辑张君昌先生,北京大学客座教授艾伦·海马特先生,中国广电协会理论研究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王甫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周小普教授,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朱天教授,中央电视台研发部吴克宇主任,《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张国涛教授,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终身教授彭增军教授,日本札幌大学张伟雄教授,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副院长马成龙教授,《编辑之友》杂志社编审吕晓东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林克勤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刘国强教授,浙江省社科联秘书长谢利根,绍兴市社科联副主席、社科院院长柳巨波等100余名专家学者和上级部门领导出席会议。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执行校长、党委常务副书记詹文都教授,副校长朱文斌教授作为东道主出席开幕式。
詹文都代表学校在开幕式上致辞,简要介绍了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基本办学情况,特别是网络传播学院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办学成绩。他指出,在当前人类进入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传播媒介形态取得迅猛发展,新的传播现象和传播规律不断突破传播学的研究阈限。“我们要抓住多元化、差异性的机遇,同时注重认知传播,以海纳百川、众包群智的新姿态,在认知传播下消弭冲突,构建更包容、更多元的媒介秩序与媒介生态。”他希望此次研讨会能更好地推动学科间的跨界融合,促进网络认知传播学术交流,开启传播学研究新范式;同时更好地促进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学院和网络传播研究院的长远发展,提升传播学、新闻媒体等相关专业的内涵发展。
    陈汝东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认知需要在媒体属性、传播主体等领域及其各方面得到应用。由自我认知、媒体认知向社会认知、国家认知、文明认知乃至全球认知的发展趋势,代表了认知传播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双重方向。他认为,学术化生存并非学术的固有质性,学术不应只是一种文化景观,它还应担负起社会教化的职责。“‘认知传播学’应该为自己设定一个空间意象: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文化和文明意识、国家和全球意识。”在他看来,学者需要秉持新的学术风度,创造新的学术气象,为中国传播学理论学派的建构做出积极贡献,在学术之路上求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