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合国际语境的传播才更有效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3-30浏览次数:188

                                     作者:江胜信         来源:文汇报

  作为国家的软实力和民族的精气神,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当代文化,在满足老百姓精神需求的同时,如何在国际舞台亮出风采,让全世界分享?全国两会期间,数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接受采访,对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拓展中外人文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新要求,分别从传播内容、传播平台、传播手段等角度,畅谈如何让文化更好“走出去”。
    让什么样的文化“走出去”

  “文化不能稀里糊涂‘走出去’。”全国政协委员、作家冯骥才认为,应该选择“文化金字塔”塔尖的经典文化“走出去”,只有这样的文化才能彰显一个民族文化创造的高度。到底什么样的文化居于塔尖,政府说了不算,“应该把决定权交给有眼光且勇于承担文化责任的学者和艺术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说:“不同的地域文化造成不同的思维定势,中国文化‘走出去’,必须要考虑国际语境,只有这样,传播才是有效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走出去”的文化要带有中华美学的气息,比如“和”的思想。“从中华民族的历史来看,我们所有的对外交流,如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都带着‘和’的思想,发现世界,了解世界,并为世界作贡献。”

  顶层设计和资金助推

  “一流的艺术,二流的组织,三流的包装,四流的对方演出场地”——由于策划、组织、包装方面的财力和经验不足,纯自发状态“走出去”的中国文化常常遭遇这样的尴尬。

  这就需要政府的顶层设计。冯远说:“比如,在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等各个门类,遴选出一批中国现当代文化的‘代言人’以及他们的文艺作品,有策划、有组织、有包装地向全世界推介。”

  吴为山讲起他经历的一起“顶层设计”:2010年的“第二届中美文化论坛”,中国派出了包括莫言、刘梦溪、田黎明、贾磊磊等在内的10人专家团体,在美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多个城市、多所大学,推介中国的艺术、文学、影视……“这种集约式的传播,比艺术家单打独斗效果好多了。”

  除了顶层设计,政府还可以通过资金助推的方式让更多文化“走出去”。冯远说:“民间文化‘走出去’,能回避不同价值观的文化敌视和误解,政府如果以资金投入等方式助推,将取得理想的交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