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尝试改革学科评估机制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1-09浏览次数:210

   

[作者]:张懿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14-9-22         

上海正尝试用更科学的方法评估高校学科与人才,以防止“唯论文论英雄”等单一评判标准引发的弊病。昨天,政府部门与一家国际知名科研信息服务商合作,共同探索如何用大数据工具发掘“未来的潜力科学家”。市教委表示,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更具力度的改革也许将在近期出台。

    相关人士表示,如果说过去的评价方法是“高考模式”,那么现在,主管部门更想引入“托福”;如果说过去的评价是一面“镜子”,只能反映现状,那么决策者更需要的是一个洞悉未来的“魔法水晶球”。

  从“高考模式”到“托福模式”

  昨天,市教委下属的上海市教育评估院与荷兰爱思唯尔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一个特殊的研究机构——“上海市学科评价联合实验室”。市教委副主任袁雯说,教育主管部门非常需要这样的机构,来研究新的评估理论、开发新的评估工具。

  袁雯说,先前评价一个学科的发展,主要是看论文数量、发表刊物的影响因子、成果获奖情况等,但这未必能很好地反映学科的真实水平:“我们亟需让资源投放更有效率。”

  市教委科技处处长王兴放说,“论文评价”会带来种种弊病,比如,同样水平的研究成果,化学期刊的影响因子往往比数学高得多,更别说艺术和人文类专业:“《梁祝》没有论文,但谁能说它不重要?”

  再如,在科研成果转化中,高校教师常被企业视为“难以合作”,他们往往不顾合作方的强烈反对,冒着泄密的风险发表论文。因为在现有体制下,高校老师只要缺论文,哪怕他的发明再重要,依然会在评教授时遇到大麻烦。

 

  王兴放说,国内高校现行的评价体系就像是“高考模式”,虽然植根于国内的“水土”,但却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脱节,更不符合国际惯例。为此,他们需要同爱思唯尔这样的机构合作,引入国际公认的评价方法,在学科评估上形成“托福模式”。

  大数据使评估拥有“水晶球”

  爱思唯尔的历史可追溯到伽利略的年代,目前拥有2000多种期刊,包括《柳叶刀》、《细胞》等全球最顶级的杂志。平均每年,该公司会收到100万篇投稿,论文年均被下载7亿次,引用超过4000万次。

  这样海量的科研信息集合,让爱思唯尔每年新掌握的与科研相关的数据达到PB量级——根据业界公认的标准,PB级的数据量已越过了“大数据”的门槛。公司高管尼克·福勒说,他们已形成了利用大数据对论文、作者和科研机构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能力。

  刚卸任上海教育评估院院长的王奇教授告诉记者,早在7年前,评估院就开始与爱思唯尔接触,而现在,教育领域的一些新变化让双方找到了深度合作的契机。一方面,决策部门能接触的科研数据越来越多,“不用是浪费,用好谈何容易”;另一方面,当前上海高校管理的“治理结构”正在转型——过去,在教育经费投入上,政府直接拨款仅占30%70%来自项目经费,而评估项目主要是事后监管。但现在,直接拨款可能上升到60%以上,而这考验的是决策者对学科发展的预判能力。

  评估院“智库”的首席专家杨颉说,经验证明,目前实力强、获得经费多的学科,前景未必好;而现在看来实力一般、投入不多的学科也许很有潜力:“如果说现行评价体系是一面‘镜子’,那么大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拥有‘水晶球’。”

  不久将出台更有力的政策

  在高校评估体系的探索上,上海一直走在国内前列,未来评估可能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市教委副主任袁雯表示,上海将进一步强化教育评估机构的地位,并尝试在高校管理中推进“管、办、评”分离,以此推进决策科学化。

  王兴放说,与爱思唯尔的合作,其实只是上海建立新型评估体系的第一步。据他透露,不久后上海将出台更有力度的政策,将评估结果与资源投放直接挂钩。实际上,新型评估体系不仅会影响一校一系的发展,更会对科研文化产生导向作用。

  王奇告诉记者,上海对学科评估方法的探索,预计会产生广泛的辐射作用:“不仅决策部门需要、大学校长需要,实验室主任在引进人才时,也希望先看看对方的评估报告。”